设问是修辞手法吗?

日常帮手 By:觅雁子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来表示强调作用,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常见的修辞手法还有对偶、比喻、拟人、夸张、借代、排比等,使用修辞手法可以提高表达效果,适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

设问:形式为自问自答。

作用: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

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

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

排比: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作用: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

反问:又称激问、反诘、诘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用典:诗文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

作用:丰富而含蓄地表达内容和思想。

设问是修辞手法吗?

关于设问的句子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作者:陶渊明)

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海燕说,奋斗的人生快乐无穷。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这瓶饮料是谁买来的?原来是妈妈买来的。

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水向东流。

他摸出的是什么?是手枪!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太空中有外星人吗。没有。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是谁的房间?这是我的房间。

学好语文要背书吗?一定要!

设问和反问的区别,设问与反问的区别都有什么

1、形式上

设问是先问再回答。

例: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反问是只问不答,但问题的答案却在句子之中。

难道我们的战士不是最可爱的人吗?

2、作用上

设问主要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读者的兴趣;

例:科技革命以来,生产力大幅度提高,靠的是什么?主要是靠科学技术。

反问主要是为加强语气,明确表达某种观点和思想感情。

例: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3、句意上

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只是一问一答的形式;

例:她敢从成把的火柴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反问则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语气通常更为强烈。

例: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什么叫设问问

主要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读者的兴趣的句子叫做设问问。设问句应用在描写、议论、抒情的前面,以提醒读者,引起下文。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展开全文
猜你感兴趣
快手卖货怎么找货源

快手卖货怎么找货源

演示品牌型号:华为p40pro,iPhone12Pro;系统:emui10.1,ios14;软件:快手V9.0.30。1、可以到自己附近的批发市场进货。2、可以到淘宝旗下的网络批发市场,货源很齐全,商家也很多,可以找到很

05-10 410阅读
贵州惠水是哪个市管的

贵州惠水是哪个市管的

惠水县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管理,位于贵州省中南部,北邻贵阳,西及安顺,县域东西宽72公里,南北长68公里,属于中国西南地区贵州黔中经济区,惠水县辖2个街道、7个镇、9个居民委员会、201个村民委员会,下辖街道

05-10 770阅读
剖腹产需要住院多少?

剖腹产需要住院多少?

剖腹产住院时间一般为四到七天,如果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四天就可以出院的,然后就回家休养,也就是所谓的坐月子。剖宫产,或称剖腹产,是外科手术的一种。手术切开母亲的腹部及子宫,用以分娩出婴儿。通常剖腹生产是避免因阴道生产可能对婴

05-10 342阅读
如何设置主营业务收入明科目

如何设置主营业务收入明科目

主营业务收入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可以根据自己单位核算需要来设置,二级科目设置没有硬性规定要求,可以根据产品大类设置,也可以根据提供的服务类型设置。 研发费用科目如何设置为了核算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05-10 369阅读
相关规定确定喝多少酒醉驾

相关规定确定喝多少酒醉驾

按照规定,血液中含量高于80mg/100mL就属于醉酒驾驶。体血液酒精浓度达到80mg/100mL,不同酒类量化分别是:60°白酒约60g;50°白酒约80g;40°白酒约120g;日本清酒约400g;红酒约480g;啤

05-10 195阅读
把小树比喻成什么俩个字

把小树比喻成什么俩个字

列举如下:1、把小树比喻成老人。2、把小树比喻成病人。3、把小树比喻成希望。4、把小树比喻成向往。5、把小树比喻成学生。6、把小树比喻成我们。7、把小树比喻成个人。8、把小树比喻成发展。9、把小树比喻成事业 。10、把小

05-10 310阅读